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江行诸什 其五 狎鸥亭。谨次退陶先生 清 · 权万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三
江上华亭翚样骞,百年兴废秖伤魂。
汉阳春树晴分岸,沁口商帆夜到门。
鸥梦政酣依晚渚,鸭头初酦上芳樽。
博陵诗意无馀味,珍重陶翁不尽言崔敬止诗。三接慇勤宠渥优。有亭无计得来游。胸中政使机心断。宦海前头可狎鸥。意思太露。)
宣州观察使检校礼部王公行状878年8月7日 唐末 · 司空图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
曾祖翃,皇任御史大夫,赠户部尚书谥忠惠公
祖重,皇任河东县,赠潞州都督
众仲,皇任衡州刺史,赠司空
公讳凝。
字成庶
太原人
礼法冠昏。
著于雅族。
国朝忠惠公
克振农烈。
河东衡州
皆德优位下。
宜其集祉于当世也。
公幼孤。
英发有神检。
整襟受业。
瑞气郁然。
偫辈莫敢轻狎。
相公郑公肃。
实公舅也。
一见耸异
子约为师友。
孝爱识度。
宜其大成。
年十五举孝廉上第。
其为文根六经。
必先劝试。
都邑六冈铭。
益振时誉。
魏相国扶主贡籍。
选中甲科。
崔公操首辟鹾府。
周相国墀镇东蜀。
裴公休廉问宣城
操币者交于门。
视其所知。
知其立矣。
崔公龟从入相。
鄠县校理集贤。
孔公温业宣州
辟为上介。
韦公有翼初为御史丞。
盛选僚属。
公首状拜监察。
鄂州盐铁使赃状上闻。
有力者持为滞狱
公驰传即讯。
涉旬辨决
殿中侍御史
崔魏公出抚淮甸
奏为节度判官
始以省秩命服。
似助准的。
著之美谭。
崔太保慎由浙西又拜徵左史
而大誇得人之盛。
迁礼部员外
宣宗朝尝待制
独被顾问。
正色谠言。
不附权戚。
内署进拟。
竟为所挤。
兵部考功员外
前史称第一流必为第一官。
唯公资望。
人谓无愧。
司封郎中
相国萧公寘判版籍。
请公分佐其务。
俄拜长安
政无私挠。
奸猾革心。
郑公处诲总宪纲。
公以考功郎中知杂事
不示峻厉
僚吏自肃。
相国夏侯公用为中书舍人
旋以同列或非清议。
遂移疾乞免。
同州防禦使御史中丞
赐金紫。
励精为治。
表率列城。
吏民守阙乞留遮道。
宰相言状。
上降玺书褒允。
竟谢疾。
葺居华下。
中外之议。
谓公不司文柄。
为朝廷阙政
竟拜礼部侍郎
澄迈在内廷。
悬入相之势。
其弟保殷干进。
自谓殊等。
不疑党附者。
又方据权。
亦多请托。
攘臂傲视。
人为寒心。
公显言拒绝。
及榜出沸腾。
以为近朝难事。
噫。
仁人之勇。
其可力夺哉。
久之。
时宰竟用抗己。
内不能平。
遂至商于之命。
尚书御史大夫以塞偫议。
商病属邑颇滨于都。
主吏骤更。
破产而不给。
南鄙山阻。
属役尤难。
公俾相资赡。
得以均济。
又治赋羡银。
例皆推估以优俸。
公命即赍月市驿驷。
横扰既绝。
谣讼溢境。
明年检校常侍
廉问湖外。
理潭如商。
罔不慰悦
先是内外使臣江陵理棹
则缘境数州。
皆弊挽舟之役。
公举奏条。
约结官缗。
以僦水工。
自是行役不淹。
遂安逸。
又支郡牧守。
选用素轻。
小大之狱。
不能专断。
系验往复。
动涉岁时。
公命擢法以降。
得自裁决。
苟或滞冤。
方许诣府陈理。
奸绝宿稔。
政赖涤烦。
此皆勤恤之尤者也。
上初即位。
讲求名德。
徵拜兵部侍郎
至京未几。
以本官判盐铁
峻望所服。
科条自振。
征挽之入。
岁中兼倍。
然赋财制用。
不可以私干。
当路者多不便。
遂以秘书监分务。
生徒有言于洛下者。
公神意无忤。
且曰。
吾岂受其任而怠其事者耶。
幸非得罪于君耳。
何憾。
既更岁。
持权者以公论所归。
遂将复用。
遂以大河南缀之内园。
橐奸傲法。
人不聊生。
公捕伏辜。
都下震肃。
汴州黑风之变。
帑藏一空。
今滑橐中令
虽持军有术。
力且不振。
时公方领鹾务。
因诏旨遂使便宜。
以漕米二万石立赈悬给。
中令复大柄。
推功上前。
且行陟劝之典。
乃加检校礼部尚书
按察宣歙池三郡。
公即治未期。
人知化矣。
既而贼党济自九江
且将入屠至德。
公命偏将樊俦扼险以候。
继俦违命轻进。
遂斩之以徇。
令既必行。
人亦自固。
淮南环其境皆为盗有。
公命强弩据采石。
陈旆以为声援。
次将马频又以舟师乘夜鼓噪。
立解和州之围。
明年
凶渠复大入。
都将王涓亦自永阳赴敌。
公宴劳加礼。
且谕曰。
盗匿诈情。
吾尽得之。
缓则抵虚以自张。
急则始降而脱死。
无他谋也。
今席胜益骄。
吾城不劳而可缀。
奋臂而可东。
前无絙发之碍。
若知吾坚壁待之。
其势自衄。
将军第按甲稔威。
以伺其隙。
慎无与之骤战也。
涓意锐。
自州日趋四舍。
南陵
未会食而阵。
遂死之。
明日
中贵人复敛败卒。
尚四五千人。
伤痛之声。
与尘埃相杂而至。
江南雅自怯。
独幸北军以为援。
乃闻涓败。
相顾失色
赖公前策涓不足恃。
拒守益严。
又城下水乏。
而泉自跃出。
人心不摇。
竟免攻围之患。
其后日夕抚循。
常若盗复至者。
先是有星直寝廷而坠。
术者谓保境之劳。
足以暴列于上。
因遂请告。
灾变可攘。
公曰。
东南国用所资。
宣为其屏。
吾遽规脱祸。
则一方尚何赖哉。
誓与此城相存亡矣。
勿复为言。
竟寝疾。
犹日请监军使亲授规谋
以虞侵轶。
其储蓄缮完之利。
到今赖焉。
乾符五年八月七日
薨于位。
享年五十八。
上震悼辍朝。
发使临吊。
吏部尚书
惟公博厚深宏
端洁明懿
极天人之仪品
不陷于浮。
文学之宗师。
不炫其价。
俭惟国宝。
身革时风。
训闺门以孝慈。
育生灵以仁惠。
固已彰彰于四海。
奚俟赞扬而后显哉。
或曰。
近古所谓清贤。
止于乘德秉彝。
高拱以服物。
盖谓徵其材则浼其誉。
今王公声望。
足以贻于信史。
而状之所述。
先必功实。
损益之效。
岂相补哉。
愚曰。
君子践修以溉其本耳。
其外力或可济。
岂知之而不为。
公以是志其大者。
非汲汲于致用也。
斯可盖乎。
图忝迹门下。
义服终始。
兢命撰德。
唯以漏略为愧。
易名有典。
敢俟至公。
考功
窃以修名校德。
非无可久之规。
稽实图芳。
亦在饰终之典。
恭惟故府尚书王公。
标延雅道
藻耀儒林。
业裕匡时。
仁周济物。
洛下则神仙元礼
威振边陲。
江南则谈笑谢公。
册府
必宏声价。
未浼风华
中外具瞻。
浅深莫际。
方启钓川之兆。
俄缠罢市之悲。
悫实不彰。
清尘遽远。
褒扬未尽。
增一字而何惭。
耸劝可神。
登九原而如在。
共仰推公之志。
敢忘报效之心。
克振彝章
必光佥议。
谨状。
唐十臣像歌魏徵李白郭子仪浑瑊颜真卿韩愈白居易牛僧孺崔慎由司空图。) 元初 · 郝经
 押阳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五十三 古像类
郑公山立面黄,袖中隐隐露谏章。
致君尧舜肩禹汤,太宗一镜今不亡。
谪仙翩然来帝乡,淋漓龙巾倚御床。
斗酒百篇锦绣肠,光焰至今万丈长。
汾阳沈雄异姓王,中兴功业冠有唐。
人臣始终寿且昌,深山大泽龙蛇藏。
咸宁气貌惨不扬,杀气凛凛横天狼。
回天再造忠且强,功名端不让汾阳
太师鲁公日角方,挺特不挠百鍊钢。
端笏正朝貌堂堂,卢杞蓝面不敢望。
昌黎高冠何昂昂,泰山北斗元气傍。
天衢摇曳云锦裳,斥去老佛擅文章。
乐天翛然世相忘,江水荡漾江花香。
不作房杜庸何伤,歌诗直与日月光。
奇章重厚国栋梁,乱来粗能立纪纲。
太平无象称小康,不计党祸深膏肓。
崔相忧国眉两厖,区别流品何太忙。
天子闭目犹自防,曹节侯览不可量。
司空表圣宜贤良,清癯不欲游岩廊。
诗外有味谁肯尝,寡鹤飞去高翱翔。
选举人语大中咸通中,盛传崔慎由相公常寓尺题于知闻,故选举人为此语。) 唐 · 不详
王凝裴瓒,舍弟安潜。
朝中无呼字,知闻厅里,绝脱靴宾客
中书门下处分制科及第人诏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一
王者谨天戒。酌人言。
叶时凝命。资贤赞理
斯为令典也。朕以菲德。
祗膺大统。岁属凶旱。
人思厎宁。庶察弊以勤理。
因举能而询众。科别条问。
临轩致诚。载搜尤才。
果副虚伫。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举人第三等裴休裴素第三次等李合第四等南卓李甘杜牧马植郑亚崔玙第四次等崔谠王式罗绍京崔渠崔慎由苗愔韦昶崔槫第五上等崔涣韩宾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举人第四次等宋昆军谋宏远堪任将帅举人第四次等郑冠李栻等。
皆直躬遵道。博古知微。
敷其远猷。志在宏益。
实能攻朕阙。绍政经。
究天人交际之理。极皇王通变之义。
指切精洽。粲然可观。
既校才于试可。宜旌能于受禄。
其第三等第三次等人。委中书门下优与处分。
第四次等第五上等人。中书门下即与处分。
崔慎由平章事 唐 · 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九
朕恭守睿图。
励精理道。
祗勤万务。
靡不经心。
缅思垂拱以化成。
莫若得贤而共济。
载劳梦卜。
果获贞良。
太中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判户部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崔慎由
山岳降灵。
和粹毓德。
仪标鸾凤。
识洞蓍龟。
文为国华。
行冠人表。
朱弦含清越之吕。
良玉凝缜密之姿。
播英声于士林。
彰美望于公器。
洎擢参内署
润色王猷。
忠谠尽规。
诚明纳诲。
既而廉问南服。
宣畅皇风。
荡寇销灾。
人安政集。
康一方之疲俗。
复二职于中台
议论必本于古今。
趣尚自归其雅正。
浙河之右。
仍岁艰荒。
一自镇临。
载闻惠化。
俾司征赋。
益睹公忠。
固可以升于台阶。
秉我大柄。
爰授相印。
用参枢务。
于戏。
天地之道。
成岁功者阴阳。
帝王之基。
保鸿业者辅相。
念兹匡赞之大。
宜竭启沃之道。
必使贞百度以振国经。
凝庶绩以宏理本。
茂育区夏。
统和神人。
允资鱼水之贤。
克致休明之运。
永绥厥位。
无忝知臣。
可守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郑朗监修国史崔慎由集贤殿大学士 唐 · 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九
门下。
二相股肱。
与我同体。
致夷率化。
致俗清刑。
致戢干戈。
致调风雨。
垂衣无事。
良有愧焉。
得不资刊削之能。
伫讨论之妙。
振扬史职
开启儒风。
予非敢私。
膺此并命。
通议大夫中书侍郎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郑朗
道苞时杰。
性蕴天和。
得中庸之隐微。
合大雅之明哲。
太中大夫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崔慎由
器禀人秀。
材为国桢。
达智者之变通。
有良臣之规矩。
皆学穷阃奥。
文擅精华。
辨理必造于事机。
吐论同归于根本。
松筠挺色。
莫畏严霜。
雕鹗淩空。
自有俊气。
况协赞大政。
允釐万方。
沃心克闻。
举直无隐。
图是懿效。
彰其茂功。
斯用迭升。
俾洽嘉命。
主张惩劝。
总领典坟。
必使书法弥精。
动契春秋之旨。
化成为重。
岂惟鱼鲁之文。
勉宏大猷。
罔俟冲骤。
监修国史
慎由可充集贤殿大学士
馀各如故。
主者施行。
崔慎由剑南东川节度使 唐 · 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八十
夫尊任辅相之道也。
入则秉钧衡以临群辟。
出则赐弓矢以长诸侯。
宠光不渝。
寄属咸重。
将求良翰。
乃命台臣
太中大夫中书侍郎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崔慎由
继美德门。
承家贵位。
缙绅伟望。
礼乐上流。
挺松筠之贞姿。
兰荪之懿行。
自居多器。
累历清华。
禁林才擅于多能。
纶阁词推于巨丽。
物情愈茂。
廷誉甚高。
再列贰卿之崇。
亟阐六条之化。
爰加奖任。
益委重难。
屡启嘉谋。
俄参大柄。
而周涉寒暑。
备见器能。
道巳著于始终。
恩岂殊于中外。
眷兹东蜀。
实曰奥区。
俾授旌旄。
以彰优重。
叔子望高于岘首。
次公声振于颍川
孰有后先。
率是为理。
勉宏风教。
期懋厥庸。
检校礼部尚书使持节梓州诸军事梓州刺史御史大夫剑南东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等使
崔慎由监修国史萧邺集贤殿学士 唐 · 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八十
门下。
惟政之艰。
非贤勿乂。
用熙庶绩。
实仗群材。
顷所以旰食宵衣。
勤求机衡之寄。
咸得时哲。
副予虚怀。
太中大夫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崔慎由
器识淹通。
风鉴明秀。
黄香之祗勤弥切。
壶遂之深衷足称。
朝散大夫尚书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度支上柱国彭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萧邺
操履清方。
词调凝远。
孔光之慎密早著。
山甫之将明可嘉。
而并宏览典坟。
博通理道。
亟更显重。
雅有风教。
允副佥谐。
当兹钧轴。
延谋时务。
稽参政途。
尽心力以经邦。
宏礼乐而纬俗。
群善必举。
庶官乃和。
可以勒美太常
书忠甲令者矣。
今则三秋式稔。
四境无虞。
乃眷股肱。
厥有成绩。
至于总史官之微婉。
备帷幄之讲求。
继美皋夔。
比良迁董。
顾兹茂典。
式示褒优。
敬尔在公。
服我休命。
慎由监修国史
可充集贤殿学士
馀如故。
主者施行。
言诸路兵官事奏绍兴四年八月 南宋 · 魏矼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九
今诸路兵官,悉属枢密院除授,膏粱皂隶之徒,往往以请求得之;
而累历行阵,显立功劳者,乃以孤寒寡援,多至陆沈。
故所在盗贼窃发,则惊慑四顾,无可措手。
乞罢湖州兵马钤辖范宁等三人。
秀州管界巡检崔慎由沈毅勇敢,久在边陲,顷为江阴兵官,遇金人游兵至戛港,慎由身先士卒,掩杀迎敌,阖境赖以安全。
严州兵马监押王宏出自行伍,骑射过人,屡获群盗。
近讨缪罗,功效尤著。
乞量材录用。